在纺织服装行业,安全生产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。2024年,恒田企业以“安全至上”为核心发展理念,将红线意识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,以系统性、精细化管理筑牢安全防线。通过构建“全员、全流程、全周期”安全生产管理体系,明确各级岗位安全职责,形成责任清晰、协同高效的监管网络;运用智能监控与风险预警系统强化生产现场管控,建立隐患排查“发现 - 整改 - 复查”闭环机制,确保风险动态清零。同时,依托常态化安全培训、实战化应急演练和数字化考核平台,持续提升全员安全素养与应急处置能力,为企业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
 

健全安全委员会


为筑牢安全生产防线,恒田企业构建了专业化、国际化的安全管理体系,以安全委员会为核心统筹海内外安全工作。2024年,企业基于纺织服装行业生产特性与全球化布局需求,系统优化安全委员会架构,形成“战略决策 - 专业执行 - 属地落实”的三级管理体系。


高层引领,强化战略统筹

安全委员会由企业高层领导,成员涵盖全球运营、生产制造、职能管理等部门高管,负责制定全球安全战略,审批重大安全投入与应急预案,确保安全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深度融合。


专业赋能,构建全球管理网络

安全保障部作为恒田企业安全委员会常设执行机构,统筹海内外安全工作,将委员会战略规划细化为标准化执行方案,针对国内外生产基地特点制定差异化安全管理细则。通过定期巡查、专项督查与飞行检查相结合的方式,全面监管安全措施落实情况;同时,建立海内外安全管理台账,实时跟踪整改进度。此外,针对海外基地所在国法规与文化差异,提供定制化安全解决方案,并通过线上线下培训强化员工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,确保企业安全管理全链条高效落地。


属地落实,压实主体责任

各分厂设立安全管理部门,由工厂总经理直接负责,严格执行安全委员会部署的年度目标。小组成员包括车间主任、安全专员和员工代表,形成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”的责任网络。针对纺织服装行业高风险环节(如印染化学品管理、机械操作安全),实施分级管控,定期开展专项隐患排查。同时,建立全球统一的安全事故报告系统,确保海外事故2小时内完成信息上报,48小时内启动跨国应急响应。


机制创新,提升管理效能

企业推行“三化”安全管理机制:管理制度标准化、检查流程数字化、培训体系定制化。通过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月、海外安全知识培训等活动,营造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氛围,为企业全球运营构筑坚实的安全屏障。

 

加强安全生产管理


恒田企业始终将安全生产作为核心发展底线,秉持“安全第一、预防为主、综合治理”的方针,以系统化管理持续夯实安全根基。2024年,企业通过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、升级工作环境安全标准、强化全员安全规范管理等举措,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安全防控网络,实现办公和生产现场风险动态清零。

报告期内,旗下所有生产基地及海内外子公司均保持重大安全生产事故“零发生”记录,安全管理绩效持续稳居行业领先水平。

 

环境安全管理


作业环境安全保障体系


恒田企业以“员工健康安全优先”为原则,构建全流程职业安全防护网络:

▶ 硬件设施升级:各生产基地配备高效通风散热系统,确保染整、成衣等车间空气质量达标;缅甸工厂设立专业护士站及净水处理设备,同步在各车间部署标准化医护角,配置应急医药箱与急救物资。


   


▶ 防护装备标准化:根据岗位风险等级精准配备防护用具:

  • 染整车间员工配置绝缘手套、防化口罩、防滑胶鞋等防化学品伤害装备;

  • 成衣裁剪、缝制岗位配备钢丝防护手套、护眼板等,从源头降低机械操作与噪音危害。

  • 特种设备合规管理:锅炉、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严格执行国家管理和年检制度,电工、叉车工、危化品保管员等特殊工种100%持证上岗。

职业健康与环境风险管控实践


▶ 危害因素动态监测:委托国通检测中心对生产区域开展年度检测,结果显示:

  •  化学有害因素(染料挥发物、助剂残留等)及物理因素(噪音、光照)检测值均符合《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》标准。

  • 作业场所照明强度满足 GB50034-2013《建筑照明设计标准》要求,实现全场景安全可控。


▶ 水质安全监测:对员工饮用水源实施定期检测,委托第三方机构监测水质指标,结果显示各项参数均符合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(GB5749)要求,保障饮水安全。


▶ 三废排放合规管理:

  •  废水检测:企业废水经处理后各项指标(COD、BOD、重金属等)符合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及《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》要求,确保纳管排放安全;

  •  废气检测:企业生产废气与生活区域废气排放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。其中,生产环节废气经处理后各项指标达到国家及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,生活区域油烟排放符合《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》,整体废气排放均实现合规可控;

  •  厂界噪声检测:厂界噪声值符合《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》对应功能区限值要求,未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。


企业已取得国家规定的排污许可资质,三废处理设施及监测能力均满足法律法规要求,检测结果全部合格。

▶ 职业健康体检机制:针对企业典型岗位开展职业健康检查,抽样员工体检结果显示无职业禁忌证或疑似职业病,印证工作环境与生产物料的安全性。


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


恒田企业于2024年3月成功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,标志着企业在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系统化、规范化建设上取得重要突破。该认证是对企业长期以来在风险防控、作业环境优化、员工健康保障等方面工作的权威肯定,彰显了企业“安全第一、预防为主”的管理理念。


环保物料管理与合规性


所有染料、助剂均配备MSDS(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),从采购源头把控成分安全性;经第三方检测验证,生产物料符合环保标准,无毒性物质释放风险,确保员工接触安全与环境友好。


通过“硬件防护 + 动态监测 + 健康管理”的三位一体机制,恒田企业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全链条覆盖,为员工构筑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,同步夯实绿色生产的合规基础。

 

化学品管理


企业对化学品实施采购、运输、存储、使用和处理的全过程管理,建立《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》和《化学品控制程序》,明确相关部门职责,加强化学危险品制度建设,对化学品进行有效管理,防止其对环境和安全造成影响。

2024年,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,明确企业活动、产品或服务过程中潜在的事故隐患、紧急情况及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损失,并进行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应急演练,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、有效性,进一步提升企业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和水平。



企业坚持使用安全健康的化学品,致力于研发绿色可持续产品。采购时要求供货商提供MSDS报告,化学品到厂时严格检查,合格后入库根据其性质分类存放,并由专业人员对化学品场所进行定期点检。通过高效的化学品管理和良好的过程控制,降低污染物含量,与供应链等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努力减少化学品对环境的影响。

 

培育安全生产文化


恒田企业以“实战化、常态化”为导向构建安全教育体系,统筹推进全员安全能力建设。期间系统开展“百日安全行动”、安全知识培训(理论学习 + 书面考核)、全场景应急演练(紧急疏散、消防实操)、岗位安全技能实训及生产现场隐患排查等系列活动,形成“学、考、练、查”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。通过持续强化安全文化浸润与技能夯实,为企业安全生产构筑起全员参与的防护屏障。

 

常态化安全技能和教育培训


企业海内外生产基地常态化开展安全培训。如中国制衣部开展“人人讲安全,个个会应急”主题培训,通过案例剖析与警示教育,强化员工安全意识,详解岗位隐患防控措施;缅甸制衣部开展急救员培训,员工经专业医疗团队系统培训,掌握心肺复苏、创伤急救等技能并获颁证书。企业以理论+实操模式推动全员参与,持续深化安全培训机制,夯实安全生产根基。


   


消防应急能力提升演练


恒田企业将消防安全作为全球运营的核心管控要素,在海内外生产基地构建“标准化 + 属地化”消防演练体系,形成覆盖中国、缅甸、孟加拉、埃及等地区的应急响应网络。各基地定期开展全流程消防实战演练,内容涵盖火灾预警、紧急疏散、初期灭火、伤员救护等核心环节。2024年全球生产基地累计开展消防演练6场,参与员工超1.2万人次,以实战化演练筑牢全球消防安全防线。

    


    

 

未来,企业将以“安全即生产力”的管理思维,持续迭代“属地化场景+标准化流程”的融合机制,让每一次演练成为安全意识的刻度,每一项技能成为生命防线的砖瓦,在全球制造业版图上筑起兼具人文温度与科技硬度的安全长城。